山西省质监局通报蜜饯等七类食品抽查结果 发布时间:2025-05-01 23:01:23  来源:bob电竞入口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山西省质监局日前通报2011年第四季度七类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黄酒的质量最差,合格率仅为50%。

   本次共抽查了105家生产企业的105个批次的蜜饯产品,合格91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6.67%。存在较多质量上的问题,主要是个别产品二氧化硫残留、总砷、霉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胭脂红、苯甲酸与山梨酸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质监部门表示,人体过量摄入二氧化硫可导致急性二氧化硫中毒,影响人体健康。长期低剂量摄入砷化物达某些特定的程度,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食用霉菌超标的食物,易刺激人体消化道、胃部等,严重的还可损伤肝脏,造成食物中毒;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易引发肠道疾病;长期过量食用菌落总数超标的食物,会引起消化道感染等疾病。长期过量食用着色剂超标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健康。苯甲酸与山梨酸是一种防腐剂,人体长期过量摄入会在体内沉积,危害肾、肝脏的健康。苯甲酸与山梨酸超标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而过量添加所致。

   本次共抽查了27家生产企业的27个批次的豆制品,合格24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8.89%。主要质量上的问题是有一个批次的产品添加有甲醛次硫酸氢钠,还有个别产品菌落总数、苯甲酸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甲醛次硫酸氢钠俗名吊白块,是一种工业添加剂,添加后具有漂白、增色、改善食品口感、防腐等作用,由于其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中使用。在本次抽查中,由洪洞县华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新牌腐竹,甲醛次硫酸氢钠检出值为30mg/kg,属非法添加。质监部门已依法依规对该公司进行了后处理。

   本次共抽查了26家生产企业的26个批次的配制酒产品,合格24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2.31%。在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上的问题是酒精度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两个不合格批次的配制酒,其酒精度均低于明示值,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环节把关不严,或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偷工减料所致。

   本次共抽查了6家生产企业的6个批次的黄酒产品,合格3个批次,不合格3个批次,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菌落总数超标、酒精度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氨基酸态氮不合格。

   本次共抽查了12家生产企业的12个批次的膨化食品,合格11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1.67%。存在的主要质量上的问题是大肠菌群超标。

   本次共抽查了37家生产企业的37个批次的炒货及坚果制品,合格32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6.49%。不合格项目为霉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酸价和过氧化值。

   本次共对全省149家生产企业的172个批次的糕点食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62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4.19%。不合格10个批次,存在的主要质量上的问题:菌落总数、霉菌超标,甜蜜素超标,铝含量超标。据了解,在糕点生产中,铝制剂主要起到蓬松作用,但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对人的脑神经造成损害,国家标准规定限量添加,但个别企业由于生产工艺控制不严,过量添加膨松剂,导致糕点中铝含量超标。

   针对本次食品安全质量省监督抽查反映出的问题,山西省质监局要求各级质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本着“扶优扶强、打假治劣、引导消费”的原则,认真做好食品安全质量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省局已将不合格报告寄送至相关市质监局,由其做好后处理工作。

  苯甲酸与山梨酸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为1.2,标准小于等于1.

   二〇一一年第四季度山西省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企业名单